行遠小學開展智慧教學 行遠小學供圖
星光學?;咏淌倚枪鈱W校供圖
9月29日,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,以“智慧教育與未來學?!睘橹黝}的2021智慧教育大會(重慶)在兩江新區舉行,知名專家學者分享智慧教育的最新成果與新趨勢,集中展示智慧教育的發展成果。
緣何落地重慶兩江新區
2016至2020年,北京師范大學聯合國際組織和國內外高校連續舉辦了五屆“智慧教育大會”,產生了廣泛影響。今年8月,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以“智慧學習與教育的未來”為主題在北京舉辦。在重慶市政府領導下,兩江新區管委會與重慶市教委合作,在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框架下舉辦2021智慧教育大會(重慶),以“智慧教育與未來學?!睘橹黝},這是智慧教育大會第一次由地方政府舉辦,充分體現了重慶市政府和兩江新區打造智慧之城的決心和信心。
近年來,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。作為國家級新區和重慶經濟發展主戰場,兩江新區正緊扣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“兩大”定位、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和高品質生活示范區“兩高兩區”目標,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,智慧教育也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。
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、管委會副主任皮濤表示,兩江新區把智慧教育納入教育“十四五”規劃,健全“政府主導、學校投入、企業支持、社會參與”的多元投入機制,建立智慧教育機構運行機制、發展反饋和督導評價機制,實現教育全域覆蓋智慧元素,師生全新涵養智慧素養,全面優質實施智慧教育規劃前端化、管理智能化、設施普及化、資源共享化、模式創新化、交流多元化、素養核心化工作,形成智慧引領的教育新生態。
目前,兩江新區建成市、區級智慧校園示范校16所,占比超過40%,配置65間人工智能教室、10間人工智能創客室,215個引導學習式機器人,編程機器人、有線無線校園網、數字廣播監控、交互式班班通、智慧辦公覆蓋率均達到100%。更多學校在學科教學的信息化外,積極探索應用人工智能技術,促進學科融合的課程化。
智慧教育的兩江實踐
大會期間,智慧教育主題展同步舉行,集中展現兩江新區、重慶市乃至全國教育智慧化建設的成果?;ヂ摼W+教育、5G教育生態、智慧課堂、精準教學、人工智能等展區,云考場、新型智慧教室、虛擬實驗教學平臺、5G便攜錄播方案等讓大家看到如何打破傳統校園邊界,突出全域、全時的無邊界教育模式。
這其中不少已在兩江新區各學校展開應用。兩江新區圍繞課堂、課程、課后,以及學生、老師、家長,持續打造均衡教育、優質教育、智慧教育,提升課堂教育質量、提質課后服務。
在兩江新區星辰初級中學校,已初步構建起包含智慧課堂、智慧課程、智慧研修、智慧管理、智慧評價的智慧教育體系,以實現教育教學精細化、精準化、個性化。以該?!爸墙袒蹖W”課堂教學模型為例,學校通過“一課二元三環六步”,即“智慧課”一課,“智教”與“慧學”二元,“課前”“課中”“課后”三環,“前置導學——聚焦問題”“預習診斷——找出疑點”“課中師生多元互動——聚焦難點”“教師點撥訓練——解決難點”“課后通過反思小結——微課助學”“鞏固提升——繼續生成新問題”六步,為教師精準掌握學情、定制課堂教學方案提出了核心依據,也為學生自主學習、個性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。
兩江新區行遠小學探尋多時長共生、多學科共融、多群體共創、多場域共享的智慧教育策略,構建學生智學、教師智研、家長智陪、學校智理、社會智聯的智慧學校。
在學生智學方面,學校通過“1+N”雙師融合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?!?”即1名集體的線上導師,“N”則是各班都有1名線下助教。
在學校智理方面,學校運用CLASSIN線上教學平臺組織晨讀時光和午休時光,一個老師可以實現全校班級的教學組織、巡視和指導。通過智慧賦能,教學更高效,學生也更自主。
在教師智研方面,學校開展OMO微論壇場景。在云端研修教室,組織者及時發布問題和任務,其他教師分組研討,提交研修作業并展示。
在課后,兩江新區更進一步推動課后服務提質升級,大力實施“十個一百”精品課程計劃,圍繞包括智慧教育在內的10個課程方面,各開發100節精品課程讓全區師生共享。
兩江新區星光學校創建了一個“學為中心 融合五育”的泛在、靈活、智能的“智慧學習星空間”,包括創制作、潮世界、銳藝術三個無邊界學習場,以及創客工場、靈境視界、可視化教室、互動課堂、創意音樂、云上美術、智慧書法、智慧體育等智慧學習室。
在創客工場,學生通過AI與編程基礎知識、技術知識的學習,搭建智能臺燈、智能風扇、智能晾衣架、智能掃地機等一系列AI智慧生活成果,完成程序設計。在可視化教室,學生可通過點陣紙筆實時投影書寫內容,進行過程性數據采集和多維度的分析。通過智筆系統,學校打通全教學場景,全方位呈現學生學習理解運用情況,采集學生學習整個過程數據,幫助教師收集數據關注過程,清晰地看到學生的思維路徑,真正實現“因材施教”。
在兩江新區童心青禾小學,學校留出了20余畝土地種植莊稼,學生們一年四季均可體驗農耕樂趣。在智慧教育加持下,智慧農耕課程、智慧運動課程、智慧博物課程等讓學生們體驗到不一樣的“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”五育融合教育。
專家建言智慧教育未來發展
智慧教育與未來學校、以數據治理推進智慧教育、以人工智能教育引領智慧教育發展、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……大會論壇上,多位專家學者圍繞“智慧教育與未來學?!敝黝}進行多個主旨演講和實踐分享,對智慧教育發展提出真知灼見。
“在智慧教育加持下,未來學校將在學校形態、學習空間、學習方式、課程體系、組織管理模式上有所改變,會有更靈活、智慧、可重組的學習空間,泛在多元、主動、深度、無邊界、基于證據的學習方式,個性、鏈接、跨學科的課程體系等等?!比A東師范大學教授,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顧小清表示。
“封閉、固化的學校走向無邊界的‘學?!潜厝?,未來學校是區域性虛擬學校與物理學校有機融合的整體,學習者可隨時隨地獲得真實學習環境與智能虛擬學習環境相互融合、無縫銜接的學習支持服務?!蔽鞅睅煼洞髮W教授、教育技術學院院長郭紹青說。
“當前‘雙減’政策下,圍繞教育的內在邏輯,教、學、管、評、測等各方面都可以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智能教育大有可為?!比A東師范大學教授、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副院長周愛民說,從具體落實的角度來看,一方面需要教育、心理、計算機等學科的深度融合;另一方面,需要政產學研的通力合作。
大會現場還發布《5G教育專網+未來學校藍皮書》,全方位呈現未來學校的發展趨勢。
(陳鈞 劉霞)